2018年5月7日星期一

朱其:五四的国家主义理想已经实现,但自由主义精神失败了

四运动是学运激进主义,起因是一战结束,中国因为国家实力弱,巴黎和会作为战后利益再分配国际会议,准备把在德国在青岛的租界转让给日本。辛亥革命后,中国实际上比日本还早,在亚洲建立了第一个宪政制共和国,也就是按照17世纪欧洲兴起的现代民族国家的概念,以民族为单位形成现代国家制度,按理说,中国在1910年曾经一度走在亚洲国家制度先进性的前列。

但是五四打破了中国人的自信底线,虽然是亚洲第一个宪政国家,但不是一个军事上能自保、经济上有工业化全产业链的现代民族国家。五四之后,一部分激进的知识分子和学生,实际上转向了激进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即要通过革命的暴力来建立军事上和行政上没有全国管辖力的北洋宪政政府。

五四前后,宪政制度实际上一直爆发危机,宪政制度一直存在至1949年,但在民国实际的发挥作用只有1911年到1913年大约一年半时间,即孙中山将南京政权移交给袁世凯,袁世凯承诺一旦迁都北京,就举行国会选举。孙中山、宋教仁解散了同盟会,为首次国会选举成立了国民党。孙中山移交政权,在南京抢先搞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际上是欺负袁世凯不懂宪政,设了一个陷阱,即临时约法将总统制改成了总理制,等国会选举结束,国民党大胜,成为议会多数党第一大党,按照临时约法,第一议席获胜党,党魁是当然总理,可以组阁。这基本上接近英国的制度。

袁世凯发现上当了,他守信与同盟会的协议推翻清庭,发现孙中山移交给他的是一个空头大总统,实权已改为总理负责制。之后,遂有包围国会,修改宪法,称帝等闹剧,宪政制度从此成为一纸空文

但自此出现宪政危机。即孙中山二次护宪,在广州宣布成立军政府,宣布讨伐中央政府,北京的一部分国会议会南下,在广州成立新国会。至此,中国实际上南北分裂,北京、广州出现分别出现两个中央政府、两个国会。孙中山没有自己的军队,护宪战争依赖南方军阀,但军阀只是利用孙中山搞南方自治,因而护宪最后一次以陈炯明将孙中山驱逐出广州后失败。

在孙陈合作期间,此时苏俄红色政权刚平定了旧俄军队的军事叛乱,由共产国际派代表来中国建立亲俄势力,曾找孙中山合作,被孙拒绝,因孙当时获英美支持。陈炯明事件后,孙中山逃到上海,共产国际代表再找孙,一拍即合,决定联俄联共,建立自己的军队。按共产党组织形式重新制订国民党党章,即以党统军,以党治国。从此苏俄阴魂在中国再未散去。

之后的国共纠纷可略去。时至今日看,孙中山由共和国宪政先驱、到以军政另立政权,到信奉枪杆子出政权,生内制订了三部曲,相信中国的宪政落实要三部曲:军政、训政、宪政。孙生内未实现宪政梦,蒋介石帮他实现了军政到训政,但进程为日侵和美苏冷战所中断。蒋经国虽实现了从训政到宪政,无奈只算在一个小岛所做的孙中山三部曲的政治实验。

大陆被毛式现代法老国所取代。时至今日反思的话,五四学运烧楼属于激进违法,袁世凯包围国会和孙中山军事护宪,双方均属于违宪;共产主义认为资本家、地主都是剥削阶级以及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土地问题,均属于意识形态夸大,红军在江西打土豪分田地不仅是违宪,简直是暴力犯罪行为。1949年后,当土地、工厂一切收归国有,采用反宪政和市场经济的制度,导致国民经济崩溃,落后世界半个世纪。

理论上,认为国家落后的根源在于私有制和阶级分化,但一切公有制之后,所有权就没有意义了,一切土地和资产归国家,属于每个人等于不属于任何一个人,最终属于有支配权的官员,即国有土地和财产,实际上变成官员任期支配权制,这导致今天的权贵资本主义、虽然土地财产归人民,但支配权归官员,官员可以利用支配权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并成为新的剥削阶级。

因而,中国革命一百年又转了一个圈回到最初的问题,消灭了阶级制度和地主,但官员成为了新权贵,资本家又回来了;土地私有制消灭了,但官员以管理支配权实际上成为新的地主阶级。

经过革命一百年的折腾,无数人的财产聚失,亿万生命的腥风血雨,总算获得一个进展,即一个军事上能自保、经济上有全产业链的民族国家,但制度上一直卡在军政和训政之间,或者说基本上只完成了晚清的洋务运动使命,但局部制度还不如晚清。晚清至少有新闻出版和办学自由。

五四的民族国家的自保理想是实现,但为了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牺牲了民主和自由主义。因为牺牲了后者,科学的更高理想即核心技术亦未实现。很难想象,一个党棍治校和1984式的大学制度,能真正实现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的突破。

——网友推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